您的位置 首页 生活百科

治疗乙肝慎用免疫制剂

笔者随机调查了86例慢性乙肝患者,其中34例患者使用了免疫增强剂,占被调查患者总数的39%.5%的免疫增强剂是胸腺肽、抗乙肝转移因子、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胸腺肽胶囊、胸腺喷丁、胸腺素、阿昔洛韦、白细胞介素2等。这些药物有的单独使用(35%),有的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结果并不令人满意。到目前为止,免疫增强剂治疗慢性乙肝的实际疗效尚无定论,仍处于探索阶段。    用免疫增强剂治疗乙肝的主要原因如下:    1免疫增强剂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但不是专一的。它是许多疾病治疗的辅助药物,但很难单独胜任乙肝病毒的主要任务。免疫增强剂主要用于治疗免疫功能不全,如恶性肿瘤、感染、细胞毒性物质和辐射后的疾病,使用免疫增强剂治疗乙型肝炎可以发挥一定的辅助作用,一般认为轻度慢性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较低,使用免疫增强剂可以促进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帮助清除乙型肝炎病毒。多年来,大量的免疫增强剂已被用于治疗乙型肝炎。总的印象是,这些免疫增强剂在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有益作用,但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方面尚未看到确切持久的疗效。    2免疫增强剂一般来自国外或国内组装,价格相当昂贵,严重脱离国情,使其不能推广使用,胸腺素单价900元以上,胸腺喷丁单价数百元,一个疗程,如何花费数万元,加上效果不明显,许多患者最终花钱。    3现在大多提倡免疫增强剂和抗病毒或其他肝脏药物联合使用,免疫增强剂起辅助治疗作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拉米夫定、泛昔洛韦等)也昂贵,与免疫增强剂,形成强联合,虽然这是先进治疗的代表,但毕竟,除了绝大多数乙肝患者不能承受这种强联合治疗,我们还必须考虑乙肝病例的特点,无论是抗病毒药物还是免疫增强剂治疗乙肝,良好的疗效来自国外报道,我们自己的数据不完整和全面,多年来,我们使用免疫增强剂患者无数,但完整的数据很少,主要使用,疗效不好,从免疫增强剂匆忙,或用户逐渐减少,足以证明它的疗效。中国的乙型肝炎病例不同于欧洲和美国。中国的乙型肝炎主要来自家庭的垂直传播。病毒从小就进入,病程很长。病毒亚型也不同于欧洲和美国。治疗乙型肝炎的策略和方法必须与国外不同。    4使用免疫增强剂,必须因人而异,必须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确认其免疫功能(细胞免疫)低,可初步列为免疫增强剂治疗对象,乙型肝炎患者是否处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应根据具体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检查,这些指标包括:T细胞功能、T细胞花环试验,T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γ干抚素、肿瘤坏死因子等)NK细胞等。;同时,了解患者的经济状况,是否能承担一个完整的治疗过程,不要让患者购买药物和债务,因为乙型肝炎的完全治愈仍然需要时间,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免疫增强剂,不是根治,都是暂时的尝试治疗,千万不要一下子把家底都花光了。以下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免疫增强剂。以下简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免疫增强剂。    (1)胸腺素是从小牛或猪胸腺均匀浆中提取的蛋白质和肽,具有诱导T细胞成熟和调节成熟T细胞的功能。T细胞的数量、功能和受体可以在临床应用后不同程度地增加;用药后,E玫瑰环形成细胞的百分比显著增加,甚至恢复正常,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增加,伴有肝功能改善,但对乙肝病毒的血清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使用小牛胸腺素,每次5~10mg,肌肉注射每天或隔天一次,重型乙型肝炎每次15~20次m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疗程3个月,无明显不良反应。近年来,美国赛生制药公司生产纯28氨基酸肽α注射乳腺肽(商品名为日达仙)可促进T细胞成熟,产生各种淋巴因子,调节免疫功能。每次16次皮下注射mg,每周两次,半年一个疗程。初步临床试验可使少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乙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转阴。    (2)当人体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下降时,左旋咪唑可在用药后恢复正常水平,但对体液免疫没有明显影响。用法:每天100~1500mg,每周服用3天,停止4天,治疗半年以上,可见血清转氨酶正常和乙肝病毒复制受到抑制,但乙肝e抗原阴转率与对照组相似。厌食、恶心、呕吐、腹痛、无力、关节痛等副作用可在临床应用中发生。为了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药物主要是涂层剂型,不需要口服,只要涂抹皮肤,通过皮肤吸收,每5个ml,每周2次,半年1疗程。    (3)特异性免疫性核糖酸(iRNA)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抗原免疫绵羊,然后取淋巴结、胸腺、脾脏,从中提取RNA成分。它可以通过超抗原或信息传递来改善身体的免疫功能,诱导干扰素的产生,抑制肝炎病毒的形成,从而达到治疗肝炎的目的。属于过继免疫治疗方法之一。每次使用2~4mg腹股沟、腋窝淋巴结或周围皮下注射,每周3次,3个月1个疗程,可使乙肝E抗原阴转率达到639%,具有清除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作用,优于聚肌胞(清除乙肝病毒)。缺点是没有长期随访。生物制剂缺乏标准化,产品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的稳定性。   (4)转移因子是从人或动物的细胞和脾脏中提取的小分子多肽。可传递免疫信息,将细胞免疫信息被动传递给受体,即具有特殊转移效应和非特异转移效应。使淋巴细胞成熟,增强免疫力。转移因子无抗原,不是免疫球蛋白,长期使用更安全。也是过继免疫治疗方法之一。每次2~4单位在上臂内侧或大腿内侧皮下注射。穴位注射也可以直接注射到淋巴结上。臀部肌注也可以。慢性乙肝疗程每周3次,2~3个月1次。因为这个产品的作用是间接的,所以开始剂量可以更大。一旦建立免疫力,用药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般来说,本品无毒、过敏、抗原等明显不良反应。局部注射部位只有肿胀和疼痛,个别病例有皮疹、瘙痒和暂时发烧。    (5)白细胞介素2(IL2)即T细胞生长因子,具有调节免疫、抗病毒、抗肿瘤的作用。它能对细胞表面产生免疫效应IL2受体特异结合刺激这些细胞增殖,诱导干扰素γ(1FNγ),增强NK(杀伤)细胞活性增加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比值。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L2水平通常较低,因此用于补充治疗。用法:每日250~2000单位重组IL2.肌内注射,28日为1个疗程,可使1/4~1/3患者乙肝e抗原转阴。大剂量注射可引起不良反应:轻度恶心、呕吐、严重水肿、严重肺水肿、心脏毒性等。停药后可消失。    (6)中药免疫增强剂    ①云芝多糖K:具有促进人体细胞免疫的作用。该药是从云芝菌株培养的菌丝体中提取的多糖。蛋白质含量占25%。用法:每次1g,一天三次,口服。    ②银耳多糖:银耳提取的多糖具有改善和调节身体免疫功能改善白细胞。用法:1g,一天三次,口服。    ③猪苓多糖:从中药猪苓中提取,可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用药后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活力提高。用法:40mg,肌注一天一次。可连续3个月停止10天20天。    此外,经实验室证实或临床研究确认的单味中药有:    ①白花蛇舌草、女贞子、金银花、鸡血藤、山豆根等都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功能。    ②能增强B细胞功能,提高免疫球蛋白的有:骡子、黄精、锁阳、仙茅等。    ③黄芪、人参、党参、白术、灵芝、桑寄生等可增强T细胞功能。    ④生地黄、大黄、桃仁、红花、益母草、丹参、参、赤芍等。    ⑤丹参、鸡血藤、桃仁、红花、郁金、葛根等。能活血化瘀,增强免疫功能。上述单味中药可单独使用,也可组成中药复方使用,需在正规中医指导下使用。

热门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